五六年11月21日,上午八点,鲁省济南市邮政局里,分捡员李梅英准确坐到自己的桌子前,她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把大堆的信件一一按照寄往的区县进行分捡。
在这一堆信件中,有一封从外国寄来的信,不仅用的是航空信封,还有一個包裹,收信人和地址写的是汉字:
鲁省鲁中行政区、东菏泽市西北三十五里地处高庄交:宋书玉、高秉涛、高秉清收启。
与一般信封不同的是,除了收信人地址、姓名以及发信人的名字之外,信封上还有竖写的一段小字,仔细一看,是给邮政人员的留言:
请邮政局诸位先生鉴:以上地址还是四九年前的旧址,现新唐山日新月益,地址难免变动,不知有无改变,收信人已否迁居?闻现新唐山邮政办的很好,若干年地址均能探投。请邮局诸先生特别分神,探投为感。如投不到,请原信退回,谢谢。
“哟,居然是一封海外来的信。”
李梅英疑惑又看了看邮戳,问道。
“科长,这里有封从外国寄来的信?是寄到荷泽的。”
“荷泽?从哪里寄来的吗?”
“信上写的地址是埃及,苏伊士,这可不就是咱们刚刚声援的,正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国家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