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回应的是——苏联向新地岛以及堪察加接连发射了两枚r7弹道导弹,其中向新地岛发射的导弹上携带了一枚5万吨原子弹。同时又用轰炸机投掷了一枚300万吨氢弹。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双方都没有提及南海上空的那次撞击,这件事就像是从不曾存在似的,似乎在一些问题上,双方都达成了某种默契,而这种默契就是以不过分刺激对方为前提。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俄国人绝对是个好学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如何在冷战的状态下,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大国进行对话——小国是可以欺凌的,但是大国之间的对抗必须是互相尊重的。
当然,这种对抗更多的是实力展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乘飞机抵达了南洋,作为总统代表的他,是前来斡旋此次危机的。
“李,你应该非常清楚,俄国人是绝对不可能在匈牙利问题上做出让步的,他们建立华约组织,就是为了用卫星国构建成他们的缓冲区,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使俄国的缓冲区出现了缺口,这是俄国人不可接受的事情……”
杜勒斯看着一言不发的李毅安继续说道。
“而且俄国人也担心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一个国家从铁幕后走出,其他国家也会开溜,这正是俄国人所担心的,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会确保匈牙利不从铁幕后走出来。而南洋在匈牙利问题上的坚持,很有可能导致世界大战!”
面对杜勒斯的警告,李毅安思索片刻,说道。
“国务卿先生,你知道,我曾从电视上看到一个让人激动的画面,尽管俄国军队在进攻,但是仍然有几万人来到贝姆广场,另外还有数以千计的人聚集在通往广场的路上,那时的布达佩斯到处都是枪声,炮声,可是那里的人们却从各地涌向波兰将军雕像,人们在那里的吟诵着被禁止的裴多菲的《民族之歌》!”
顿了顿,李毅安吟诵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