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8章 什么样的人才最重要(第四更,求订阅) (2 / 6)

作者: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2025/8/8 12:23:43
        这个价格是李祖辉根据世界市场名义价格是48美元一吨计算,但无论如何计算,大型生产设备的成本底,都是没有任何疑问,这一点曾经参加过联合线研制的冯继昌当然很清楚。

        “冯科长,我也是刚到。”

        接过报告冯继昌看了一眼说道。

        所以早在四五年,就引进德国技术建立洋丰化工,当时引进的是德国最先进的日生产能力为200吨的大型氮肥设备,次年又从日本拆回了大批化肥生产设备,虽然这些设备都是1万吨级至5万吨级的中小型氮肥设备,但经过技术改进后,其产能增加了20%,达到了45万吨。这52万吨化肥产能就是南洋的化肥工业基础。

        “冯科长,我认为化肥生产技术应该是大型化,应该是一套合成氨装置的年产能力就是20万吨甚至30万吨、50万吨!这才是它的发展方向。大化肥与小化肥在能耗方面差距极大,从公司来看,年产7万合成氨的大型装置吨氨电耗为1000度,而年产5000吨的小型装置吨氨电耗为电耗2239度。不同的消耗水平带来了成本和利润的巨大差异,目前投产的联合生产线的合成氨每吨利润为17元,而小型线每吨仅为6-8元。”

        “淑芬,今天晚上,我可能要晚点回来。”

        “咱们现在不是已经有了20万吨设备了吗?”

        不过一会功夫,一辆蓝色的窄轨列车就驶入了车站,六点钟的车厢里空荡荡的。只有五六名乘客,趁着坐车的功夫,大家都是三下五除二的把早餐解决了。

        “祖辉,你又来这么早啊。”

        李祖辉口中的联合线,是洋丰化工两年前研制成功新技术。因为南洋地处热带,土壤大都是比较贫瘠的砖红壤,而橡胶、甘蔗以及油棕等热带作物种植对化肥的需求量一向是非常大的。

        不过在李祖辉看来,那种联合线并不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