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9章 做欧洲的债主(第四更,求订阅) (2 / 4)

作者: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2025/8/8 12:23:43
        作为嘉禾贸易公司经理的李洁白很果断的道出了现实,指出老板建议中最大的问题——婆罗洲不缺机器。

        眼下并不缺机器。

        “呃……”

        闻言,李毅安愣了愣,确实,他忘记这茬了,但是眼前的大好良机,又怎么可能错过的。

        “现在欧洲各国货币币值不稳定,它们是会贬值的,如果不换成实物的话,咱们是会吃亏的。”

        李毅安之所以会提到易货贸易,是因为通过向欧洲出口缅甸大米,才让他想起来曾看过的资料,战后最初的两年里,西欧各国从俄国进口了大量的粮食,进口总额甚至超过美国。

        因为进口俄国粮食、肉类,不需要外汇和硬通货。俄国出口粮食是为了换取机器,以进行战后重建。即使是俄国本身粮食供应很紧张,他们仍然在千方百计的出口粮食——甚至不惜加大对乌克兰粮食的征收,这边刚解放,那边就要求在乌克兰征收4亿普特的粮食,相当于65.52亿公斤粮食,即便是导致饥荒也在所不惜。

        重要的是机器,是重建工业所需要的机器。

        虽然婆罗洲眼下还没有大片的水稻田,但李毅安的手里有充足的硬通货和船,只在东南亚收购廉价的大米运到欧洲,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欧洲各国没有硬通货也没关系,和俄国人一样,婆罗洲也需要机器进行工业化。

        但是和俄国不一样的是,婆罗洲钱是不缺机器的,相比于机器更缺人,即便是买了一堆机器,也是放在那里生锈,因为没有足够的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有必要在欧洲和俄国人抢购机器,哄抬物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