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通过推行“四年计划”,全力推进工业的建设,来实现经济上的飞跃。
而今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四年计划”,就是这一切的基础,它将会和收入倍增计划同时实施。
“是的,我明白。”
作为新任通商部总长的左孝翰,年青的有些出奇,其实这也公司技术官僚最大特点——年青,不到四十岁的他毕业于哈佛,早期是公司在美国聘请的职员,来到婆罗洲后先在公司任职,后来又调入通产处,一直作为柳承喻的副手,协助其工作。
“但是先生,对于外贸市场的开拓和工商业发展一样,都急不得,需要寻找突破口,进而全力推动,而不是盲目无的放矢。”
婆罗洲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没有历史的负累!
当年来婆罗洲的大都是一群二三十岁的青年,在现代的文官体制下,婆罗洲官场培养出来的是以技术官僚为主的官员。固然有人拍马屁,有人贪腐,但可以肯定的是“唯上是从”的官场习气,却没有多少,尤其是在专业的领域更是如此。
那怕面对李毅安这个众所周知的“经商行家”,左孝翰也会直接指出尽全力加快”……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说辞。
“这个我懂!”
李毅安笑道。
“搞经济和打麻将不一样,后者基本靠的是手气,搞经济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工厂堆积,产品推积,要有客观基础,要有市场需求,不能凭手气。如果仅仅只是一味的强调速度,那就本末倒置了,市场,你说了不错,我说了也不算,最终还是消费者说了算,企业需要做的就是抓紧市场,紧追市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