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构想:两年前,还在美国麻省理工读书的他,就获知了一个新的机械加工概念——约翰·帕森斯提出了一种使用电脑计算工具切削路径的概念,即数值控制。
即便是以现来看帕森斯的这个构想,似乎不太现实。完全由电脑计算工具切削路径?
听起来,简直就像科幻的一般。
但是很快,伴随着z5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尤其是在亲自使用电子计算机对金属数据进行计算之后,面对电子计算机惊人的能力。
张诺林,又一次想到了帕森斯提出的概念,于是他便提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对此公司高层很快就给予了回复,支持他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毕竟,众所周知,婆罗洲工业生产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熟练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奇缺,如果电子计算机真的能取代人工,那怕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用电子计算机指令直接加工复杂零件,对工业发展也是极其有益的。
于是,这个项目立即成为了公司的重点项目标。虽然张诺林学的是机床,但对于电子计算机他却是外行,和所有婆罗洲的企业一样,在碰到技术问题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学。
于是这就有了他今天的永安大学之行,而正在研究电子计算机的永安大学,和自然也是一拍即合,能够把电子计算机与机械加工结合在一起,那也是开创性的研究啊。
双方就这样展开了合作。哈默斯机械公司提供资金和研究方向,而永安大学提供科研人员,这种“产学研一体”的模式,在过去的几年中,早就在婆罗洲得到了普及,倒不是刻意而为,而是因为婆罗洲的工厂企业承包在生产中遇到了技术难题,总需要向人请教。
在官方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学校与企业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之中,企业会提出一些待发展的方向,供校方参考,校方觉得有意思,就会投入精力进行研究,而企业则提供所需的资金和其他条件。这样研究所产生出来的成果,由双方共同所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