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3章 梦之地(龙年大吉大利!) (2 / 5)

作者: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2025/8/8 12:23:43
        与会的铁路、机车工程师们对于ETR200型电车并不陌生,其实德国的电动机车技术也很发达,不过他们的柴油机车技术更先进,在战前时速就飙过了200公里时速,达到201公里。

        “降低车重是提高速度的前提,除采用流线型的车厢外,车厢也将采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

        两年前,南洋机车公司就以德国电动机车为原型生产了一批电力机车,用于铁路运营,之所以采用电力……因为其维修保养更简单,相比于需要经常维护的内燃机,电动机在全寿命期间几乎不需要维修。而且,电力机车生产设计也更简单。

        不过与国人热议的“领先”不同,从报纸上看到了“四小时交通”以及“高速铁路”的构想后,李毅安的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后世的高铁,而是新干线。

        他们可不管这个“四小时交通”现实不现实,重要的是什么?是新闻要有嘘头。

        四小时交通!

        250公里时速!

        像飞机一样快的列车,这些有哪一样不是新闻所需的嘘头?

        于是乎,与会的记者们在第一时间,将冯清云的演讲报道了出来,作为一個颇具前瞻性的概念,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议论,毕竟,沿自国人的心态,对于“领先世界”这几个字,还是非常着迷的,毕竟,唐山近百年屈辱,让人们对任何“领先”都极其的敏感。

        甚至在64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那些参会运动员们到日本后,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以及相关国际政要、观看运动会的嘉宾,无不对日本新干线及独特的“光”号列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登上列车,感受速度与激情。

        虽然与会者大都是铁路系统工程师,但也有一些来自报社的记者,对于记者们来说,那些大人物的演讲,反倒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冯云清的“四小时交通”成功的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