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发展的代价(第三更,求订阅)
马来亚,是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最年青的国家。
作为一个国家,他是在五七年八月才宣布独立,不过,虽然年青,但是在亚洲各国之中,他的人均收入排名是靠前的。
这完全得益于南洋对马来亚的产业转移——在过去的几年间,以纺织、服装、玩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从南洋转移到马来亚,在推动马来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上百万年青人从乡村来到城市。
大量人口的涌入以及工厂的兴建的,让吉隆坡,怡保,槟城,太平、马六甲等在短时间内繁荣起来,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现代化的城市。
而在这些城市中,又以吉隆坡最为繁华,从吉隆坡到巴生港之间的道路两侧,尽是成片的厂房以及工人们居住的“新村”,整齐的六层楼房如士兵一般整齐的排列工业区之间。
发电厂高耸的烟筒喷吐着烟雾,充足的电力点亮了整个城市,每到夜晚,灯光把整个城市变成了一座不夜城,在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数以十万计的男女工人,挥洒着汗水,加班加点工作着,忙碌着,这里生产的产品会经由集装箱船运往欧美各国。
尽管对于马来亚的血汗工厂,各国指责不断,但并不妨碍它的产品输入欧美,毕竟,廉价……真香,虽然因为未能通过关贸总协定的审核,导致其出口受到限制,生产受到各国进口配额的影响。
但是,对于人口只有一千一百万的马来亚而言,出口贸易依然繁荣了整个国家经济。
因为经济上的繁荣,不仅让这里商业街的专卖店、百货公司的柜台,卖的也都是南洋制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