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采用你们的那个方式,遥控磁带记录器和照片资料传输装置,这样一来,就不用胶片,我们在地面上,根据从太空中收回的信号冲洗照。
这样非但能够降低成本,只要卫星在太空上,就可以拍照,而且,时效性还强,毕竟,卫星完成拍照,再返回地球是需要时间的。
但是用这种方式,却可以获得时时的照片,甚至我们可以在太空中对它进行适当的变轨,这样一来,就可以调整侦察目标……”
这就是“风云一号”卫星的传输方式,它传输到地球的数据被记录在磁带上,跟音乐磁带的基本技术相同——但大得多,他携带有两台笨重的宽带录像带记录器,每个都有几百米的磁带。接到了磁带转换的数据后,再生成并打印出了摄影图像。
面对梁佐提出的要求,夏明辉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所惊讶的并不是对方的“设想”,而是……
“梁长官,你要知道,分辨率在那里,电视摄影机拍摄信号后,先刻进磁带里,然后再通过照片资料传输装置把磁带转化成无线电信号,发射到地球,在这个过程中,照片的清晰度本身就不高,用来分析云图还可以,但是用做侦察的话,它的分辨率根本就满足不了需要。”
随后夏明辉就解释起了电视摄像技术成像效果与胶片成像之间的区别,最后干脆利落的告诉对方——利用电视侦察是不可能的!
至少现在不可能。
“虽然不可能,但是您的这个建议,到是让我想到了一个可能,就是我们或许可以考虑采用胶卷拍摄后再扫描的方式,将照片转化成电子信号传输回来,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时效性的问题。”
很多时候科学创新都是如此,一个人的建议往往会激发另一个人的灵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