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洋的这种产业转移以及对这些地区加工组装型产业的投资,不仅顺应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成为南洋出口工业制成品和中间品的吸水池。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之中,未来会分化成有比较先进的技术,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比如马来亚、兰老、泗水、九州、韩国等。得益于儒家的传统,这些地区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他们扮演雁身的角色。
而从农业起步向发展出口型工业方向迈进的国家——比如暹罗、掸邦,甚至还有南越、菲律宾,他们都属第三层次,有资源、劳动力,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他们充当雁尾的角色。
其实说,说白了。
南洋的“雁行模式”本质上还是一个割韭菜模式,所需要利用的是唐人文化圈的智力资源,以及其它文化圈的劳动力资源。
最终,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南洋人才能够过得更好,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无论如何伪装,如何扣以高大上的名义,身为老大哥总是需要割韭菜的,割韭菜是为了自己过的更好,当然自己过得好了,才能适当的反哺小兄弟,只不过割韭菜的方式和模式不同罢了。南洋采用的模式与美国的模式有些相似,在但在另一方面,又借鉴了日本的“雁行模式”,或者说,更接近“雁行模式”,毕竟,与美国的西欧小兄弟不同,南洋的小兄弟都是一群穷兄弟,相比之下“雁行模式”更适应这些小兄弟。
第1154章老大哥都会割韭菜(第一更,求订阅)
而与日本在另一个世界不同的是,作为领头雁的南洋,从一开始,就在李毅安的设计下,通过直接投资、金融资源掌握等方式,充分确保了“领头雁”的核心地位。
既确保“群雁”不至于失控制。
在另一个世界,日本失去“领头雁”地位,本质上不是因为东大的挑战,而是因为“群雁”的失控——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决定了他不可能达成经济政治上的双重控制。
当时东南亚作为日本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市场,日本只掌握其经济,但对政治上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