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示同过去的历史有所区别,皇帝宣布将国名改为更加庄重的“埃塞俄比亚”。
战后的埃塞俄比亚迎来了其历史上最美好的时期,没有的列强的入侵威胁,国内的政治精英们也在那里制定着雄心勃勃的计划——企业改变这里落后的现实。
亚的斯亚贝巴。
意为“鲜之城”,城市依恩陀陀山所创建,主要大街傍水流而修。街道旁奇烂漫,这也是其“鲜之城”的来源。虽然这里地处热带,但是因为其位于海拔2400多米,所以城市一年四季如春。
在城市内外到处都是桉树,苗条修长,苍苍郁郁,这种引自澳洲的树木生长迅速,是70多年前,在此建都孟尼利克二世皇帝为解决首都的薪柴和建筑材料问题,在欧洲顾问的建议下号召百姓广为栽种,同时由国家廉价提供树苗,并免征种植树木的土地税。不到二十年间桉树不但长满全城,更在城市四周形成一个宽阔的绿化带。
而南洋驻埃塞大使馆,就位于这郁郁葱葱的桉树林附近,当微风从树林吹来时,整个大使馆内宛如开了空调一般,凉气逼人。
在距离大使馆不远的树林下的草坪上,几名使馆的工作人正悠闲地享用凉风,而在不远处,几名埃塞人正在为他们烤制烤肉。
“舒服啊,这里虽然靠近赤道,温度却如此的宜人,说它四季如春也不为过。”
坐在折椅上的田承华享受地感叹道。
他是刚刚上任的情报官,负责南洋在埃塞情报工作,因为这里并不是南洋的情报工作重点,所以,他的手下一一共也就只有三个人。
“的确如此,处在高原的缘故,所气候特别宜人,跟平原地区完全不是一回事,想想前年海德拉巴,一天之内都能给我热晕了两三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