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同身为长子的李奕轩也在准备着……不,他已经不需要准备了,在倒数第四天,作为奥运会志愿者的他,穿着志愿者佩带的他,就那样站街边,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在长安,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阁下长子,外界有关他的照片都停留在2岁时,从那之后就再也不公开照片了。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都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每周上课五天,加入童军,在假期时参天童军的训练,参加慈善活动,如此种种,现在和很多人一样,他也走了出来充当志愿者,在长安,这样的志愿者有很多。他们年龄各异,身份各有不同,每一个人都在为这场体会盛会付出自己的努力。
10月14日上午,南洋代表团所有运动员、教练和相关工作人员等一行260余人全部离开了陆军神山训练基地——这座高原训练基地,早就成为了南洋体育界的一个秘密武器,运动员尤其是田径运动员,在这里进行高原训练,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优股。
这些运动员来自南洋各地,他们的职业各有不同,他们之中有学生,有老师,有医生,有军人,有公司职员,有工人,但唯独没有职业运动员——这是因为按奥运会的要求,只有非职业运动员,才能参加奥运会比赛。
按照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对“业余原则”有过这样的定义:“一个人将其全部交给一项竞技运动,由于从事这项运动而致富,从而使竞技运动的高尚荡然无存,使肌肉凌驾于精神之上,而彻底毁坏了人的均衡”。
而“业余原则”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甚至有人因此被剥夺金牌,比如在12年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五项全能、十项全能金牌的索普,当时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但他在次年被取消了冠军,美国奥委会指控他收取了15美元为一所印第安人学校的棒球队比赛,这违背了业余运动员规则。
世界震惊,舆论哗然。索普四处奔走,却投诉无门。他在人生的最后留给世人了一句话:“还我金牌“!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所以,南洋奥运会代表团里,没有任何一个以运动为生的职员运动员,包括南洋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已经二十七岁的杨武,他就是高中体育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训练,其它的运动员大抵也是如此。
过去他们都是到国外参加奥运会比赛,而现在,他们却是在自己的国家奥运会比赛,所有人都对接下来的比赛充满了期待,他们渴望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和个人赢得荣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