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着海上冰山,冒昌星、孙松涛等第一次来南洋的人们,无不是觉得,这可能就是天堂了!
他们之中既有船员,也有来这里过冬的科考队员。
南极的夏天是非常短暂的,也就是每年12月到次年的2月底之间,而“东方朔号”正是抓住最后的夏日时光,来给他们运来补给以及越冬的补给队员。还有就是把在这里度过一个夏天的科考队员接回家。
两天后,“东方朔号”破冰船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应龙镇。
在“东方朔号”向着海岸靠近时,身为越冬队队长的苏志贤,这会就站在甲板上,看着一座座漂浮的冰山,他忍不住说道。
“《山海经》有云:“应龙处南极”,所以,这里就是应龙了……”
这倒不是显摆,而是因为激动,作为永定大学的地质系教授,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南极,来到这片冰天雪地,又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是啊,应龙,这是我们的应龙。”
孙松涛感慨之余,又说道。
“教授,其实,我们似乎应该感谢德国人,如果不是当年他们赶走了的挪威人,我们又怎么可能得到这么好的一块国土呢?”
对于学生的这个看法,苏志贤是自然是非常赞同的。毕竟,每一个南极科考队员都非常了解这段历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