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3章 世界中心地位(第一更,求订阅) (2 / 6)

作者: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2025/8/8 12:23:43
        “你说的没错,唐人与唐山联系的淡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伴随着一代移民的老去,二代移民的成长,到了三代、四代移民之后,这种淡化是顺理成章,而这种“淡化”,“淡化掉”的恰恰是这个民族的根。”

        当这个共同的根没有了,那么“血脉相连”,也就自然不存在了。什么“香蕉人”之类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的会上演。所以,读《国史大纲》是为了强化这种“根”,通过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引发内心的认同感。”

        其实,这是有先例可循的,就像“五胡乱化”时的衣冠南渡,南渡士民就是通过文化上的认同,维持了他们对中原的认同,如果没有南渡士民文化上的认可,那么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文化,也正因如此,南洋才需要《国史大纲》。其实,在李毅安的心中,南洋人本质上就是“衣冠南渡”的华夏人,这种骨子里的认同感,是他绝对不愿意抹杀的。

        “有了这种历史认同感,唐人与唐山才是血脉相连的。但是……”

        李毅安刻意加重了语气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这种历史文化的认同,不仅涉及到南洋人的根本,还涉及到南洋的根本,或者说未来。对于南洋来说,我们还需要通过华夏文明来构建南洋的朋友圈。”

        提到“朋友圈”时,李毅安刻意用手比划了一个圈子。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朋友圈,都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观。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像西方世界以基督文明构建其基本价值观,而东方世界以唯物主义构建其价值观一样,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才有了共同的认知,如此才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仰身靠着椅子,李毅安一边说,一边思索着另一个日本。

        在另一个世界,尽管日本打造了他们的“雁行模式”,在东亚,日本就是这只领头雁,其余国家跟在日本后面前进。在“雁行理论”的指导下,日本大规模向东南亚转移国内落后产能。“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得益于此。

        但是,日本的“雁行模式”最终是失败的,因为日本对东南亚的产业辐射,仅仅只停留在产业辐射上,他这个领头雁,只是“领头雁”,而不是“雁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