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5章 十年河东(第三更,求订阅) (6 / 7)

作者: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2025/8/8 18:24:09
        这就是产业转移了,低端产能被慢慢的淘汰到海外,听着随员的汇报,中年男子思索片刻后,说道:

        “其实,这才是南洋的根本,当年一个大业工业园区,一年出口产值就有15亿美金,都是各国畅销的服装、玩具、小家电等各种各样的工业品,”

        提及初来长安时,在大业工业园区的参观过程,他又想到了那位便宜舅舅当时的惊叹。

        “一个大业的出口比整个唐山还多,这样的工业园区,南洋可是有好几个呢,一船货出去几千万美金进来,这些年,南洋的经济腾飞,多亏了出口,他们在英联邦利用帝国特惠的低关税,甚至免关税优势,把商品出口到整个英联邦,在国际市场利用关贸协议的自由贸易,大量出口赚取美金,这样的南洋经济又怎么不腾飞呢?”

        中年男子所说的这些,都是身边的经济学者或者技术官僚们说的话,他们说的大抵上都不错。

        “贸易立国,就是靠着“贸易立国”才有了南洋的今天啊!”想了想,男子说道:

        “将来,我们也是要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只有把商品卖到国外,卖到美国,赚到美金才是发展经济的良方啊!”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旁的随员则说道。

        “是的,主任,这几年哪怕就是港岛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是非常不错的,至于泗水、棉兰老、马来亚、暹罗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发展计划都是由南洋通商产业部协调制定的,甚至有些官员原本就是通商产业部的官员,总得来说,他们的工业发展就是——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就是作为南洋的工业配套,接受南洋的订单。”

        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是目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规模从进口生产原料,大规模承接代加工订单,而这些订单大都是南洋的企业发包的,这些国家的工厂,更多的时候,是以加工厂的方式存在。可即便是如此,才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对于此,中年男人是非常清楚的,南洋的产业转移带动了整个东亚诸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1956至1962年间,马来亚、暹罗、韩国、星加坡、泗水、棉兰老、港岛、湾岛、九州等地的经济实质年均增长率达到9.1%,远远高于其它任何地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