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民企业洽谈玻璃制品合作,已经和外贸部门进行了沟通。”
穿过厚重的混凝土检查站,东柏林突然在晨光中展开——宽阔的卡尔·马克思大道两侧,新建的公寓楼整齐排列,外立面贴着浅色瓷砖,在冬日阳光下闪闪发光。李奕涛摇下车窗,冷空气中飘来《国际歌》的旋律——街角广播柱正在播放早间新闻。
这确实与西柏林截然不同。
没有霓虹灯,没有可口可乐的广告,当然同样也看不到芬达的广告。或者其他任何广告。
但是却可以看到很多巨幅的海报,那些海报绘制在高墙上,海报上的人们看起来是健康且有力量的。当然同样也是幸福的,同样也是神情激昂的。
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崭新的红绿灯,人行道上穿着厚棉袄的工人们步履匆匆,锃亮的电车准时驶过站台。只不过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与海报上类似的表情——他们大都是神情冷漠,哪怕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李奕涛都有一种感觉——这些人似乎和西柏林或者西德人是不同的。
哪怕他们是同一个民族,但是几十年下来他们似乎早就成为了两类人,当然这是一种感觉。
从表面上看起来,东柏林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但是却感受不到任何繁华。
李奕涛想起《经济学人》的报道——这里是苏东集团向西方展示“东方世界优越性”的橱窗。
只是这个橱窗是感受不到任何繁华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