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的就是古代华夏对周边汉化的过程。换言之,野蛮被文明征服,更多的时候并非指军事上的直接胜利,而是文明通过文化、制度和价值观的渗透,最终实现对征服者的同化与整合。这种征服与其说是征服,不如说是文明的传播,反倒并不是征服。”
他的回答听起来似乎非常双标,但实际上这一点都不双标,而是在讲述一个事实,征服本质上是奴役、是屠杀,而文明的传播却是在通过教化让野蛮进入到现代文明……嗯,这有点儿双标,但众所周知,人类本身就是双标的。
而且在SEA,本身他们就把自己定位于“文明的传播者”,而不是“外来者”,更不可能是“殖民者”。
这种清晰的认知,让他们不至于弄出什么“先天有罪论”,比如白对黑,甚至还有那个啥对啥。
总之,那种历史负罪感和自我矮化,如果不制止,就会成为被道德绑架的“紧箍咒”。
就像白对黑。
李奕泽的回答,让历史老师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
“朱奕泽,那么在你看来,文明既然在包括科学在内的各个领域领先于野蛮,那为什么还会被野蛮所征服呢?”
这恰恰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在历史课中必须要形成的认知:
第1975章文明与野蛮(第一更,求订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