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福挑了挑眉毛,忍不住对着后视镜自言自语:“这倒是件好事啊。”他想象着蜂拥而至的外国游客,招手拦车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
中午时分,王全福把车停在熟悉的街边小餐馆旁。推开拉门,热气裹着酱汤的香味扑面而来。几个熟悉的出租车司机早已围坐在角落的桌子旁,碗筷碰撞声中夹杂着高谈阔论。
“喂,王全福!听说了吗?那个博览会的事!”年长的司机张青松嗓门洪亮,筷子在空中比划着,“据说能来上千万游客!到时候咱们的生意怕是忙都忙不过来!”
“可不是嘛!”年轻的赵中杰插嘴,眼睛里闪着光,“那些老外肯定得打车,咱们说不定还能学两句英语,多赚点小费!”
旁边的老板一边擦着吧台,一边笑着搭话:“何止是你们?我这小店估计也得被挤爆,得提前多备点食材才行。”
店里顿时响起一阵笑声。王全福扒拉了一口热腾腾的咖喱饭,含糊地说:“我刚才在广播里听到了,政府好像还在犹豫呢。”
“犹豫什么啊!”张青松拍了拍桌子,“现在这年头,经济这么差,石油涨价,工厂裁员,不搞点大动作怎么行?博览会一来,酒店、餐厅、商店,全都能活过来!”
他的说法立即得到了其他人的赞同,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大型活动会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刺激作用。
在这个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这样的大型活动对所有人都是极其有利的。
傍晚,王全福开车经过中央区的地铁站,发现广场上聚集了一小群人。几个年轻人拉着横幅,上面写着“支持东宁世博会!让世界看见我们的未来!”,旁边摆着一张简陋的签名桌,路过的上班族和家庭主妇们三三两两地停下脚步,低头写下自己的名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