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和苏联很像,我们也给人民分配住房,但是南洋的分配排序非常简单——结婚的优先,生育孩子的优先,怀孕优先,因为给他们房子,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安居,还是为了刺激生育。”
听着翻译的翻译过来之后,赫鲁晓夫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
虽然李毅安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却指出了苏联住房分配机制上出现在的问题。
在苏联住房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而分配住房最重要的是工龄。结果就是工龄长的人以及四世同堂的人优先分配住房,而那些急需自己住房的年轻夫妇因为工龄不够,往往没办法分配到属于自己的住房,他们不得不继续和父母甚至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苏联一名青年工人积累过可以分配住房的工龄是多久?
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八年,甚至十年。
“也就是说,你们是优先给年青人分配房子!不考虑他们为社会做出来的贡献吗?”
“考虑啊!生育就是他们最大的贡献,有什么贡献比这个贡献更大吗?”
李毅安笑着说道:
“如果我们按照工龄排序的话,结果就是大量在最佳生育年龄的夫妇没有独立的住房,使得他们不愿意生孩子或者不能生孩子;而等他们分配到了住房,又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不仅生育意愿就是生育能力都下降了。相比于工龄的贡献,我觉得生育贡献才是最大的贡献,毕竟,生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也正因如此,在房子的问题上,李毅安一直都是极其敏感的,毕竟,房子关系到生育率,而生育率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没有了这个根基,最后整个国家都会走向消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