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确实太疯狂了!”
“是啊,所以我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和平竞赛的方式,去证明自己,最终,你们的人会选择我们!”
依然如故的自信,面对如此自信的赫鲁晓夫,李毅安有些沉默了。
其实赫鲁晓夫最大的功绩不是政治上,而是科学上的,他大力推进航天,是人类首个重视太空的领袖级人物,他使得人类迎来了太空时代,这足以是他留名,没有他的支持航天至少还要晚上几年,当美国还自以为领先之时,苏联已经入轨了,当美国越过卡门线之时,赫鲁晓夫称为“跳蚤一跃”,赫鲁晓夫相信这表明了他们优越于资本主义,并同美国缓和展开和平竞争。
第1315章现实世界的残酷(第一更,求订阅)
美国终于慌了,开始学习苏俄在“登月”上搞举国体制,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科罗廖夫的去世,n1的失败,勃列日涅夫停止了苏联登月,他本人不仅对航天缺乏兴趣,甚至对科学也没有任何兴致,使得苏联不仅在航天技术上逐渐落后,直接放弃了科技前沿,太空竞争趋于缓和。
如果赫鲁晓夫不下台,以其对宇航事业的重视,火箭与人造卫星的需要,必定会加速苏联更早的抛弃电子管转而研究晶体管,他甚至会创立苏联的互联网,建立自动化以避免官僚化,更早实现实现他们梦想。航天所带动的科技发展,所解决现实问题,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
而赫鲁晓夫之后,苏联迎来的是什么呢?
是勃氏的停滞不前,也正是在这种停滞之中,苏联与美国的距离被拉开了,最终被美国远远的甩在身后。
这个世界,苏联人会怎么选择呢?
李毅安想到了在莫斯科的国宴上碰到的那位勋章帝,他还会上台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