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和他们交过手的,老朋友了……”
为了增强维和部队的实力,印度和瑞典都先后派出了空军参战。印度派出了“堪培拉”轰炸机,瑞典派出了“萨博-29”战斗机,印度还派出了重炮营,使得联合国维和部队如虎添翼。
除此之外,美国也提供了运输机帮助维和部队运送物资,维和部队迅速从一支类似警察部队的力量转变成了正规野战军——拥有坦克,装甲车,大炮的野战部队,这不是维和的,而是来打仗的。
而这支17000人的联合国部队的对手是谁?
“冲伯的手下大约有17000军队,由大约500名白人雇佣军统领……这些白人雇佣兵才是关键。博布·德纳尔——法国退伍军官!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法国情报机关的人。”
看着资料上的照片,作为同行的邹浩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身份。
这还真不好说,至少在这个家伙的身份上,是说不清楚的。
在另一个世界上,博布·德纳尔是大名鼎鼎的“雇佣兵之王”,作为非洲最早的雇佣兵,他不仅长期参与刚果内战,而在离开刚果后,德纳尔相继卷入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贝宁、加蓬、安哥拉等国的内战。据统计,在七零年代的十年间,至少150起非洲军事政变、内战与欧洲雇佣兵有关。
但是他的成名之战却是科摩罗,他率领29个人入侵并占领了这个国家,催生世界第一个“雇佣兵国家”。
后来尽管在法国的压力下,他离开了科摩罗,返回法国,回到法国后,面临一系列司法审判。他拿出种种证据为自己辩护,强调他与法国情报部门保持着联系。最终,出于种种原因,德因证据不足被开释。
后来每当有多事的记者想挑起雇佣兵往事,德纳尔总坚持说,他在非洲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