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铁幕后的人才库(第一更,求订阅)
接近十个小时后,从新德里起飞的图114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
在飞机降落后,男人和其它人一样,下了飞机,通过海关检查,只不过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刚出海关,就坐上了一辆等候多时的汽车。
过去的十几个小时之中,卢比杨卡一直关注着“送货人”的情况,从而确保他能够安全的抵达莫斯科。
几个小时后,男人的那只手提箱就出现在了泽列诺格勒。
泽列诺格勒,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绿城”。这座城市被设计成一个科学圣地,有研究院和大工厂,还有为科研人员及其家属准备的学校、托儿所、电影院、图书馆和医院,市中心是莫斯科电子技术学院,甚至就连同学校的砖墙模仿了美国的大学。泽列诺格勒也可以被称为——苏联硅谷。
“这些全都是SEA最先进的微处理器!”
在电子研究里,研究人员们拿出一块微处理器,又一次开启了他们的研究,是自主研制,还是仿制,对于苏联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前者更艰难,而后者更轻松。
为了更快的出成绩,现在这里既有人从事自主研究,也有人在仿制,基本上是两条腿走路。
虽然,在几年前因为sea的全面禁运,为了摆脱卡脖子的困境,苏联不得不选择自主研发。
但是对于习惯于仿制集成电路的苏联科学界来说,自主研发的道路是艰难的。尤其是面对军方,航天等各个部门的督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