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在英法美等国对以色列军事禁运的时期,苏联就通过捷克向以色列输出武器,同时还同意苏联境内的犹太人前往以色列,那些人都曾在苏军服役,甚至驾驶着t34坦克一路打到过柏林,正是这些战斗经验丰富前苏军,支撑起了以军的半天边,确保了战争的胜利。而苏联对他们的支持,是想要借其摧毁英法在中东地区利益。
而在“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面对利益受到损害的现实,英法又转而拉拢以色列,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而直到这时,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都是极其冷淡的,华盛顿担心支持以色列会导致中东国家倒向苏联。这一切,直到约翰逊总统之后,才发生了改变。
这倒不是因为犹太游说集团的功劳,而是因为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接连倒向苏联,唯恐中东变成苏联势力范围的美国,在现实利益的需求下,转而支持以色列。
通过武装以色列来打击苏联在阿拉伯地区的扩张。这就是国与国游戏的本质,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现实利益。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是空前的,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30亿美元的援助,仅仅在今年3月至5月,就廉价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并派遣了1000多名空军人员融合其空中力量,使以色列空军和装甲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这些都是公开渠道的消息,美国之所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以色列,是因为阿拉伯国家获得的援助,相比以色列也是毫不逊色,苏联向埃及提供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6艘战舰、喷气式飞机和t55坦克等先进武器,苏联还向埃及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帮助埃及训练部队,这使埃及成为阿拉伯国家中军力最强国家。
至于约旦军队由英国顾问训练,装备英制武器,兵力虽少但装备精良。叙利亚军队武器也由苏联提供,此外叙利亚还在戈兰高地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准备防御以色列军队的进攻。
“但是从实力上来说,现在还是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不是吗?”
男人随口说道:
“那也就意味着,华盛顿会继续向以色列提供援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