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卖的水泥等材料钱的预付款。”魏无忌笑着说道。
“其他的总不会也是这样吧。”荀子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自古以来,大兴土木都是劳民伤财的,怎么可能不花钱,反而赚钱。
“不是,但其实差不多。看起来花了很多钱,其实这些钱并不是一次性花出去的,而是分成几批花出去的,等到第三批或者第四批的时候,第一批花出去的钱已经开始盈利了。然后又能继续布置产业了。”赵括说道。
当然,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就是纸币的作用。
本来纸币只是为了解决赵国铜钱过于短缺问题,方便携带的。
所以赵括一开始发行的纸币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五钱、十钱、二十钱的,主要是用于以工代赈,然后赵国通过商会进行回收,以此来形成闭环。
少部分是大额的,一万、五万、十万这种的,为了商会之间的交易。
只在赵国商会和一些主要商人之间流通,赵国从他们这里购买粮食,然后他们拿着赵国给他们的‘凭证’去煤矿和盐场取煤和食盐。
但是赵国开始小瞧了商人的逐利性,既然这些‘凭证’能够和赵国交易,那为什么不能和其他人交易?反正赵国只看凭证,又不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