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关乎到赵国的名声,大家同样不敢忽视。
「先回营吧,传信给大王。」李牧叹了一口气,这件事只有赵括能决定。
很快,赵括就收到了李牧的传信。
「诸位觉得呢?」赵括将大臣喊过来询问。
「燕王驾崩,礼不伐丧,我国应该退兵,归还燕国的土地,并安排使者前往吊唁。」孔斌说道。
「礼不伐丧?当年我赵国肃侯驾崩,秦、楚、燕、齐、魏率领大军来参加葬礼的时候怎么不说礼不伐丧了?礼乐崩坏早已数百年,这个时候说礼不伐丧,就好像说治理好洪水就能得到天下一样惹人笑话。」蔺相如不满的说道。
「当年各国大军并未抵达邯郸,只是在边境。仍然派使者前来吊唁。」孔斌说道。
「那是我赵国武灵王年少英明,洞察出五国不怀好意,应对及时。否则各国大军早已兵临城下,哪还有我赵国?内史哪还有机会坐在这里侃侃而谈?」蔺相如说道。
「此时中原各国混战,灭燕时机,千载难逢,怎能拘泥于古礼。等到各国战事结束,插手到燕国,我赵国再想要灭燕,可就不是像现在这么简单了。」蔡泽起身说道。
「臣支持灭燕。我赵国变法,变的是旧法,怎么能因为守旧半途而废?燕军新败,燕王和燕相又正好去世,蓟城旦夕可下,我军不仅不应该退兵,还要加紧攻城。」赵胜开口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