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赵国虽然穷,为将士们发放封赏的钱还是有的。」蔺相如笑着说道。
「对了,让工坊赶制一批功勋奖章,奖章分为两种,团队奖和个人奖。分为三个等级,对应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至于具体样式,大小,材质等等,你们商量而定。寡人就一个要求,将士们佩戴之后,能够昂首挺胸。其他人看到之后,能够知道这个人为我赵国流过血,立过功。寡人要在大会上为将士们授勋。」赵括说道。
赵国当兵有固定的俸禄,立功还有额外的赏赐,只要没有不良嗜好,养活一家老小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但仅有物质奖励并不够,还要有名誉上的奖励。
比如之前的唱名,之后的表彰,以及功勋奖章等等。
赵人尚武,但他还要再加一把火。
「很难想象,我赵人以后会闻战而喜到什么地步。」虞信低声对荀子说道。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人说好听一点是义士,说不好听就是恶少年,俗称混混,喜欢追求名声和义气,很难想象这些人如果知道参军会有这么多好处,会有多疯狂。
荀子没有虞信这么乐观,眉宇之间带有微微的忧愁。赵国现在的实力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天下霸主,等到彻底消化新占领的燕地和关中,赵国一国的实力堪比剩下五国相加。
只要不出意外,赵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按照荀子的想法,这个时候应该逐渐从打天下向治天下过渡了,但赵括还要激发赵人的尚武精神,这就让荀子有些担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