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望遇到什么惊世大才,能够有一县之才就是赚了,如果有郡守之才,那就是大赚,若是再年轻一点,培养培养,未必没有公卿之才。大多数人没有名士指点,又被凡俗困扰,只能捧着半本家传的古籍苦读,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孔斌笑着说道。
以前没有学院,除了贵族之外,大多数人并没有读书的机会。
即便是现在有了学院,真正能够上学的其实也只是少数。
「接下来就靠诸位将一枚枚散落在地上的遗珠捡起来的了,希望诸位不要遗漏我赵国任何一枚遗珠。」赵括说道。
「臣遵命。」诸臣俯身说道。
接下来几天,朝中一半的大臣都忙着批改卷子,直到第五天中午,荀子将一摞试卷和一张名单交给赵括。
「大王,这是成绩排名,这是成绩前三百名的试卷。」荀子说道。
「整体怎么样?」赵括拿过排名第一的卷子扫了一眼,法律考了满分,第二张杂类也快答完了,虽然有的地方有疏漏,但是能够在短时间内答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
「出乎我们的预料,虽然大部分成绩都不太理想,但还是有很多人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甚至有几名士子有郡守之才。」荀子说道。
「看来是第一次举行吏员考试的原因,让大量的人才从中脱颖而出。」赵括笑着说道,又随手从最底下抽出一张卷子。
看来排在第三百名是有原因的,和第一名显然有着质的差距,错误和没写的地方大幅增多,如果生在贵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