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章 赵国商会 (3 / 7)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最后更新:2025/7/25 8:10:14
        第一种是世袭,这种自是不用多说,最典型的就是各国宗室,先天起步就是普通人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地步。

        第二种是靠举荐,比如虞信举荐魏齐,还有当年宦官缪贤举荐门客蔺相如。

        这种情况呢,其实就是所谓的朝中有人好办事,如果你没有熟人能够举荐你,那你就是再有才华都没用,所以大多数人都是选择投靠贵族当门客,来争取这极低的概率。

        比如李斯,便是当了吕不韦的门客,才得以面见秦王。

        第三种就是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并不是秦国开创的,也不是秦国独有的,东方六国也都是军功爵制。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秦国的军功爵制是最完善、最彻底的。

        相比较前两种,军功爵制更加公平,但选拔的都是军事上的人才,却很难选拔到能够治国的人才。

        至于科举啥的就别想了,以战国时期这识字率,就算科举参加的也都是贵族,而绝大部分贵族不需要通过科举便能做官,最后只能沦为笑话。

        因此想要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人才进入赵国,只能依靠招贤令。

        当年秦孝公一手招贤令,天下贤才尽西来,铸就了现在的秦国,商鞅变法更是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燕昭王铸黄金台,引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北上,原本在七国之中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燕国迅速崛起,差点灭掉齐国。

        若是赵括发布招贤令,不说一统天下,至少成就霸主之位没有任何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