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从团江坐船来的时候,就见过城外面码头的,只是那天大家有些晕船,迷迷糊糊的都是在船舱里歇息,等到停靠了码头他们下船,当天有雾就没有看真切。
有些人家,家里还有祖传下来的渔具,如果购置了小船,就能在团江联通的各河道驰骋。
一个月之内,愿意种地的有了土地,愿意打鱼的有了船和网具,愿意经商的也开始行动了起了。
那些西族的孩子们,愿意入学的就进入学府,杰西卡和安斯玉按说也在入学的年龄里,但她俩有过失身的经历,也是介于大人孩子中间的,就不去学府了,去了歌舞团唱歌。
这个是有便利条件的,歌舞团的成员也认可她们的才艺,有了西族的姑娘们,歌舞团的年轻观众也会增加。
其余四十几个孩子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在南羌国的时候在族人居住地,会汉羌大陆语言,聚居地有他们自己的私塾,高薪聘来的一对男女先生,教授他们汉羌文化。
他们都有汉羌文化基础了,年龄也合适上学,就进入了学府插班学习。
太小的孩子,比如到了六岁的,学前班也对她们开放。
只有杭而爱少数的几个比他们文化水平高,插班进入了学府二年级,比其他普通孩子高一个年级。
有几个男女是成年了还有文化的,可以在学府当西语的教师,在阿福面试过了以后,留下了四个人。他们能教学,给学府缓解了西语师资的紧张。
西族小区有了院墙和大门,族人自己安排人打更,这样,一个小区都是西族的,闲杂人等就不能随便进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