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小公司的弱点啊,这种社交软件需要的是庞大的用户基础,百万级别连个入门都算不上,根本没有太多的犯错机会,一个错误就能让项目完蛋。
“所谓的陌生人社交,你可以理解为树洞模式,反正大家都不认识,算是一种释放天性吧。”
“就像是你去莞城一样,你懂的吧?不过这玩意儿得等到一定体量之后才行,但是一定要抢在腾迅前面。”
雷布斯是玩互联网的,檀锦程不用说得太过明白他就能理解。
愣了一会儿之后,不由得眼前一亮:“有道理啊,具体说说?”
“等用户体量到了一定级别,你可以整一个附近的人功能,通过定位的方式把附近的用户给串联起来,这样的话除了体量能够更上一个级别之外,活跃度也能够提升。”
“至于说怎么宣传,你是老互联网人,这个不用我多说了。”
附近的人,一百万的用户体量没什么鸟用,以点到面,哪怕是扩散开来也增加不了多少用户体量,只有等到体量到了一个级别之后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另外一点就是要注意大学校园里的宣传,这个市场要比现有的网民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同时也是未来小米用户的核心群体。”
2010年了,90后最大的年龄已经20岁了,小米的用户群体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90后,通过小米手机把米聊串联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