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的同时,王伟之前那套把股份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那套就行不通了,缺钱顺丰肯定是不缺的,2012年他一次性偿还了28.48亿元的债务就是最好的注脚。
但是不缺钱并不代表着不需要融资,融资更多的是找合作伙伴或者说背景。
王伟的选择跟檀锦程类型,檀锦程找各地的城投合作,让自己的公司带有一些国资背景,王伟同样也是如此,他在2013年找了四家带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一次性出让了24.5%的股份。
这四家带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来头可不小,其中一家带有招商局背景的,而另一家创始人更是大有来头。
顺丰也由此从纯粹的私营企业变成了带有一定国资背景的多元化企业。
快递行业的复杂程度不输汽车产业,想要坐稳龙头企业的位置,背靠大树好乘凉是最好的选择。
也是在这次融资背景之下,檀锦程的持股下降至7.55%,位列第五大股东。
排在他前面的除了王伟自己之外,剩下的三家投资机构分别持股7.658%,并列第二位,剩余的一家持股1.532%。
也正是这一次的融资,算是彻底的梳理清了顺丰的股权结构,为今年的上市铺平了道路,在此之前顺丰的股权结构是比较混乱的。
檀锦程印象当中的顺丰在上市之前应该只经历过这一次融资,若不是有他这个小蝴蝶的出现,王伟对于公司股权的控制力度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200亿元级别营收的企业,他居然能够通过混乱的股权结构做到持股99%。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