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为高科技产业募资的科创板,檀锦程印象里股价走势貌似表现得不怎么样,50万元的门槛也拦下了大部分的散户群体参与,A股旨在有1.6亿的股民,但实际上资金量能超过50万元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科创板宣传得风风火火,但是貌似在散户群体里不太领情,出发点肯定是没问题,但肯定要让赚钱才行嘛。
不过像巨量引擎这样的投资机构,投资某家公司并不能只从实际投资收益来考虑,背后可以有业务合作,人情关系等等因素。
“我记得你在庐州也投了不少的吧?”
首批25家科创公司京沪各5家,苏省4家,浙省三家,其余分布在粤省等五个省份,但没有一家是皖省的,巨量系真正上市的时间还没有到呢。
BYD在投资领域的建树不高,某种程度上来说,迪链的存在也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船夫哥羡慕于檀锦程手里的资金充裕,但是却是已经无力改变了。
都2019年了,能吃,够吃的差不多已经分完了,当年他一门心思的搞电池,搞整车,对互联网行业也不太了解,BYD错过了最佳的捞钱时机。
如果以迪链把BYD看成是一家金融公司,那么尉来就是以巨量为根基的一家投资公司,并且还是投资收益非常高的那种,两者的区别有多明显根本不需要多言。
搞金融很赚钱,但其中的风险之大也是无法想象的,而投资就不一样了,相对而言投资的风险要小上不少,最多也就是某一笔投资打了水漂。
“做实业需要很多钱,不这么搞也没办法啊。”
一间工厂,一台高端机器无不需要大笔的投入,这些钱要从哪里来,总不能一直由他们这些企业老板出吧?真这么搞,迟早进去踩缝纫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