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靠着老底子,长风在2004年之前活得还是很不错的,仅仅他们一家公司的营业额就相当于半个永州的GDP。
然而在2004年,长风为了更广阔的发展,将公司迁往了省城湘城,并且成功实现了上市,在A股市场上筹集到了10亿的资金,顺带着还收购了扬子皮卡,看起来一切欣欣向荣。
然而,后面的情况却没有如剧本安排的那样,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掌舵人李健新似乎是有些昏头了,越野车毕竟是个小众市场,这几年以来猎豹的销量始终保持在2万辆每年左右。
看着友商们10万20万的突破,甚至向国际品牌叫板,长风在2006年推出了家用版的SUV车型,同时在轿车的业务上跟波导进行合作,推出了MPV。
另外在原有的越野车业务上,也推出新款,但为了成本又不可避免的减配了。
多款车型的推出,核心业务向市场妥协并没有让公司带来质的变化,相反是恶化的开始。
按黄鸣收集回传的资料来看,长风旗下虽然有两个研发团队,但几乎就是摆放,毫无研发能力,这么多年了连最早开始合作的三菱帕杰罗的底盘都没有吃透,就更不用提造新车了。
在家用车市场上没有任何优势,并且自从工厂搬至湘城之后,其质量就有点迷,出现了很多低级错误,把曾经打造的军工口碑也给败没了。
也正是从去年开始,长风的财务开始急事的恶化,车型搞了一大堆,目前撑着市场的依旧是最初那款越野车型,另外就是公务采购这块在撑着。
这一点未来的吉利倒是跟他有点像,吉利也是搞了一段时间的车海战术,商标是整了一大堆,要不是帝豪撑着也是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