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指头都能猜到,百济国不对太子投降,反而是千里迢迢,让百济王太子来到长安请降,这里头的猫腻太直接了,算是阳谋。
然而李世民却不想因此跟太子之间矛盾升级。
新政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李世民对太子的认可。
大唐需要优秀的继承人,李承乾虽说有些大逆不道,可本身却让李世民觉得,也非是不可原谅。
只是碍于局势跟各方面的因素,也不可能说拉下老脸来。
因此让太子顺利兼并辽东,对于大唐,对于李世民,都是有利的。
那些贵族的消亡,也能够更加方面大唐对整个辽东半岛的顺利统治。
长孙无忌率先出列,微微躬身道:“陛下,百济此举,看似诚心归降,可内里藏的心思昭然若揭。他们绕过太子,直奔长安,无非是想在朝堂上寻得几分庇护,不愿被太子新政的锋芒波及。”
“但臣以为,辽东之地,太子既已着手经营,成效渐显,此时若贸然插手,恐让太子心生间隙,于大局不利。再者,百济既表臣服,那便是我大唐囊中之物,不妨先准了,后续再徐徐图之,也好让太子能安心将辽东诸事料理干净。”
长孙无忌这些话,说了又等于没说,看似要接受百济投降,却又把决定权丢给太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