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各地纷纷效仿太子,自行铸币,国库充盈必将化为泡影,届时朝廷将何以支撑各项用度?”
“又何以安抚边疆、抚恤万民?”
“太子此举,实在是罔顾国家大局,其用心着实难以揣测。”
“况且纸币一旦滥发,物价必定飞涨,百姓生计必将陷入艰难,此岂是太子应有的作为?”
铸钱这等事情,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曾经东汉三国事情。
刘备当年就铸直百五铢,刻个名字,一枚当一百枚五铢钱。
孙权更狠,铸大泉五百,规定一枚当五百枚五铢钱。
后来觉得来钱慢,再铸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户部侍郎钱益站在国家财政的角度,对太子进行抨击,理由很是充足。
毕竟现在太子发行的是纸币,只需要拓印就行了,上面的数字,不是想印多少就是多少。
当然,钱益在话语中,特意避开了太子发行的纸币数量,实则为‘票据’,相当于是有准备金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