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就是活下来,劫掠足够的东西回去。
这样的方式,对于大唐守军来说,非常麻烦。
因为漫长的边境线,只能针对突厥主力进行防守,更多的地方,只能是警戒。
等突厥主力入关,这些散乱的骑兵就会集中起来。
劫掠到了足够的口粮,跟随大军也不会造成后勤负担。
颇有些化整为零之感。
大唐跟草原干了这么多年,自然也是有一套丰富的对抗体系。
面对突厥兵民合一、轻骑快袭的作战模式,大唐首先依托府兵制与边防军镇体系构建多层次防御网络。
府兵制下兵农合一的特点虽与突厥类似,但大唐通过军镇屯驻制度实现常态化防御。
在河西、陇右等突厥主要入侵方向设置固定军镇,如龟兹、疏勒四镇。
常驻兵力达数万至十万,配备专职镇将、戍主,形成烽燧相望、堡寨相连的警戒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