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夏淳,这位是《雷雨》的话剧导演,还和已故总导演焦菊隐合作导演过《茶馆》,是京城人艺的“四大导演”之一。
“老夏,我给你的那个剧本看了么?”英若诚问。
“《天下第一楼》?”
夏淳一拍脑袋,“这段儿忙着排演《雷雨》,我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你瞧瞧你个老夏,喝酒的时候总是抱怨咱们人艺这会儿缺好本子,这会儿我把好本子递给你了,你又不看。”英若诚不满的说。
嗡嗡嗡过后,青黄不接是整个文艺界面临的困境,就连京城人艺这所话剧圣地都面临着剧本荒,曹禺先生灵感枯竭,人艺又缺少优秀的其他编剧。
这会儿剧院内最主流的解决方案,是翻译引进外国话剧作品,今年京城人艺便在与英国导演托比罗伯森接触合作,打算为人艺排演莎翁的经典话剧《请君入瓮》。
可引进的终究不是自己的,这只叫个缓兵之计,不能长久实施,不然堂堂京城人艺的舞台,难道要全演外国的剧目?掏不出一部中国人的戏剧。
夏淳察觉到英若诚语气的不一般,诧异道:“你给我那个剧本写的很好?”
“好!就连院长先生都说写的不错。”英若诚急忙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