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弦说,“不过我之前在旧金山和陈若曦女士谈过,我想试着在美国发表或者出版几篇,这样先挣一点稿费,说不定就够钱买房子了。”
“稿费?”
聂华苓吓了一跳,倒也不是为江弦这个出版的想法,而是,“你是说,你准备在美国挣15万美元的稿费?”
“不然我也没别的办法买房子了。”
江弦苦笑两声,“我可不愿意去给人刷盘子、洗厕所。”
聂华苓皱了皱眉,“江弦,我不是打击你,你可能不了解,美国人的口味很挑,和国内的读者很不一样。
你应该知道张爱玲吧,她来美国之后也和你一样,想用稿费来养活自己,结果写的东西连谋生都很困难,还得靠翻译过活。
你要知道,张爱玲女士的英文是很好的。”
“.”
张爱玲的事情江弦也知道。
江弦现在在国内给自己立的,几乎就是张爱玲的翻版人设:因为英语娴熟,熟悉西方文学,由此写作意志、趣味及精神内核都受到西方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