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宝康既矜持又谦逊地说,“我甚至可以给你签个名儿呢。我最有名的作品是发在《群》上的《东太后传奇》和发在《作家林》上的《我要说我不想说但还是要说》。”
“了不起,一定很有意思,我简直都无心干别的了。”
“你说,那些名作家会不会端臭架子,拒绝领奖?”于观把青年作家送到门口,青年作家忽而有些忧心忡忡。
于观安慰他:“不怕的,领不领是他们的事,不领我们硬发。”
“谢谢,太谢谢了。”青年作家转身和于观热情地握手,“灯不拨不明,您这一席话真使人豁然开朗。”
“不客气,我们公司的宗旨就是帮助像您这样素有大志却无计可施的人。”
看了会儿脑海这部中篇《顽主》,江弦揉了揉眉心。
早该想到的。
三个京城青年于观、马青、杨重一块儿开了一家以“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为宗旨的“三T”公司。
这可不就是【京城青年】和【代替】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