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花了两天时间,提前确定了盐场的位置,但是这个时代毕竟没有高精地图,更没有导航之类的神器,一行人花了三四天时间,到了象山县之后,李正装作贩私盐的盐贩子问路,才问清楚了盐场的方向。
虽然盐铁是朝廷命令禁止私营的,但是有暴利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有人铤而走险,私盐一直屡禁不绝。
而很大一部分私盐,就是从官家的盐场里流漏出来的,要不然负责盐业的官员,也不至于一直是肥缺,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了,盐场的负责官员,一般赚的都是正经盐商的钱,除非是特别缺钱,否则一般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做私盐的生意,尤其是小规模的私盐贩子,则更加不可能。
不过随着最近几十年,朝廷的吏治松弛,巡盐的御史也不怎么管得了地方,现在地方盐业越来越松散松弛,不少私盐贩子可以正大光明的去盐场买盐,几乎成为成例。
当天傍晚时分,李云等人就来到了象山的玉泉盐场附近。
说是盐场,但并不是什么工场,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生产设备,本质上更像是一个小村落,由各家各户承担制盐的活计,然后定期定量向朝廷缴纳成品盐,定量之外的官府则会用一定的价格收购。
只是既然是暴利的行业,官府给盐户的收购价,自然会比售价低上许多许多。
一处小山坡上,李正指了指盐场村口已经装上马车的十几二十车盐,对着李云低声道:“二哥,那里。”
李云凝目望去,已经有一些盐商,在盐场门口装货了。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轻声道:“晚一些,等天黑就动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