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两个儿子,如今在江南任事,幼子任金陵尹,先生可以带着一众学子们,去金陵落脚,在金陵再建丽正书院。”
陶文渊沉默了许久,似乎是在想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他想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抬头看着杜尚书,问道:“官正兄这一回是为名,还是为义?”
“都有罢。”
杜尚书回答的很干脆,他低头饮茶道:“老夫的儿孙辈,有一些已经离开了关中,现下暂时是周全的,因此文渊先生可以把老夫想成求名之辈。”
陶文渊站了起来,对着杜尚书深深低头作揖道:“官正兄,我现在去见李萧二位大将军,去劝一劝他们,事情犹有转机。”
“官正兄乃是朝廷的栋梁,天下文宗,切不可一心求死,若官正兄去了,那才是真正是伤了斯文元气。”
杜廷杜尚书,是大周的礼部尚书,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其实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
杜尚书微微摇头:“他们三个人,不会有什么分别。”
陶文渊起身道:“总要去试一试,官正兄不能去,我无论如何,也要去一趟。”
这位陶先生离开了安仁坊之后,先是去了萧大将军在京城的国公府,又去了李大将军在京城的国公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