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米用笔记录下来,然后说:“《活着》前面4万字写得不错,我们已经接受你的投稿,您看什么时候可以把后续部分寄过来?”
本来呢,人民文学的编辑对新生作者一般不会这么客气的。
但李恒成熟版的《活着》带给编辑部的影响很大,文笔、故事和思想性都无比老练,无可挑剔。
陈小米认为对方将来必成一代文学大家,自己没什么可以指导的地方,所以秉着打好交情的想法,她表现得十分客气。
李恒没谈邮寄的事,而是反问:“我可以先问一个问题不?”
陈小米说:“您请问。”
李恒问:“贵社给我的稿费是多少?”
这问题,陈小米听得有些蒙。
她入职两年了,打过交道的作家无数,别的作家能在“人民文学”发表文章就已经显得非常高兴了,哪会这般第一次联系就主动询问稿费的?
文学这么高雅的事,哪会这般庸俗开口谈钱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