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齐全。
没过多久,李恒就翻阅到了《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和《花城》等等许多著名文学杂志的投稿地址。
报刊亭老板是个50岁左右的连须胡,注意李恒有会了,见他一下子翻这本,一下子又换那本,书都翻遍了,中间还做笔记,就是不提买的事,顿时有些不耐烦了。
故意敲敲旱烟杆说:“哎哎!我说伢子,这不是图书馆,这些杂志都是用来卖的,你翻旧了我还怎么卖?
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上别地去,别到这拦挡。”
听到这不友好的话,自知理亏的李恒没有介意,反而拿起一本《故事会》。
询问:“叔,这多少钱一本?”
连须胡还是有些不耐,随口答:“三毛。”
李恒从兜里数出三张毛票,递过去:“来一本。”
见他真金白银地掏钱,连须胡的态度登时缓和不少,接过钱,在好奇心地驱使下问了一句:
“你抄那么多投稿地址干什子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