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有稿子的话,还希望优先考虑我们。”
协议签完的那一刻,邹平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热情主动地跟他握了握手。
“一切好说,谢谢邹编辑!”李恒同样伸手,和对方握在了一起。
他这话是真心实意的,没有任何敷衍的意思。
毕竟《收货》看得起自己,给自己开特权的同时,也没贪墨自己的稿费。
就冲这大方仁义的两点,他就得铭记一辈子。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收获》杂志之所以能如此宽容对待他,还是巴老先生看他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样水准的《活着》,起了爱才之心。
虽然按千字30元的标准,《活着》4050元稿费看似不少,可对《收获》这样的大型杂志社来说,也就是随便洒点水啦,不痛不痒,不伤及任何皮毛。
当然,人家《收获》也不是傻白甜,也是有一笔账的。
如果《活着》的影响力足够大,足够支撑发单行本,且能突破30万册的数量,那给杂志社带来的收入就上百万了,支付他那点钱也不算太多,这是一個双赢的局面。
问题是《活着》能产生那么大影响力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