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登静静地聆听到最后。
这就是所谓的“维特效应”吧……青登心想。
维特效应,即自杀模彷现象。
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彷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从人伦的角度来看,这种二人一起殉情的行为自是不可取的。
但谈论事情的利弊时,是不能脱离大环境的。
青登不是专门研究吉原文化的学者。对吉原游女们的悲惨生活的了解,他仅限于道听途说。
不过,从今夜首次踏入吉原至现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里,青登就已从种种细节处体察到游女们的不易。
对那些被现实的苦痛折磨得濒临崩溃边缘的游女们而言,与喜欢的男人一起自杀,说不定反而是种救赎自身的手段。
青登自知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去评判风花、红梅等这些可怜女孩的对与错,故他不置一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