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海量硬通货,腰缠万贯的札差,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商机。
于是乎,这帮“华尔街的大鳄”便以大名和武士的年贡与禄米作抵押,兼营高利贷,积累了堆金积玉的夸张财富。
特别到了江户时代中后期,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武士们的米换来的钱虽然还是这么些,但是开销却是越来越大了。向“札差”抵押禄米而借钱的武士越来越多,有些甚至连2年后的禄米都抵押掉了。
为了限制札差的财富膨胀,享保9年(1724),幕府规定只有指定的109人可以做札差,并且结成一个类似于行会的组织,严禁一年的利息高于15%。
然而,武士们终究还是离不开札差。
要想将米换成钱,还是得仰仗札差的人脉和财力。
札差的人数受到限制之后,反而地位更加高了。
虽然幕府限制了贷款的利息,但是多收钱的方法还是有的。
比如在借钱的时候要多收一份礼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