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登瞄了眼弹丸的位置和飞行方向后就收回视线,不防不躲地继续前奔——这弹丸打偏了,飞到天上去了。
对方开枪的时机不对。
他应该等青登离近些后再开枪。
他刚刚扣动扳机时,青登在其二十米开外——如此距离下根本没法保证命中率,打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射速缓慢、装弹复杂是时下火枪的最大缺陷。
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练枪手,在打完一发子弹后也得花上十来秒钟的时间去装弹——这么漫长的准备时间,显然不利于巷战、攻城战等需要跟敌人贴脸的战斗。
因此,为了补足火枪的这一缺陷,人们发明了刺刀。
在子弹打光且来不及装弹的时候,就可以改用刺刀攻敌,拿火枪当长枪使。
当前死守南宫山这股长州军不仅装备有大量火枪,而且每把火枪的前端都安装着刺刀。
二十米的间距——这青登而言,这只不过是抬脚即到的距离。
眼见一击不中,并且青登已经攻到其面前,对方立即握紧枪身,呐喊一声,挺枪直刺,朝青登胸口扎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