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若是听明白了,就赶紧滚到一边去!把路给我让出来!”
说完,他停了一停,斜过眼珠子,瞥着农人们腰间的胁差。
虽然目下的日本已然礼崩乐坏,越来越多的平民开始公然无视“只有武士才可以佩戴打刀”的规定,但是你要想佩戴打刀的话,总得有把刀才行吧?
纵观整个江户时代,受限于生产力有限,刀剑从来都不是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大众商品。
在市面上,最便宜的刀是被戏称为“批发刀”的便宜货。
江户、京都、大坂等各大城市的各个刀匠铺都做了一大堆,在摊口前摆得像小山一样露天贩卖。
它们的样式和材质都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连刀铭都没有。
一般而言,刀匠们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名声”,同时也为了制作“防伪标记”,往往会在刀茎上刻下制刀者的姓名,以及铸成此刀时的年月份。
刀匠们甚至都不愿意在这些刀的刀茎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可想而知它们的做工有多么粗劣。
锋利度基本只有菜刀的水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