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则骂前者愚蠢,自镰仓时代以降,朝廷公卿们过了七百多年的提笼逗鸟、吟诗作赋的安逸生活,对于目下的国家状况和国际形式,完全是一无所知,如何能治国?
即使是收回了政权,我们能治理好国家吗?
到最后还不是要把治国的重任委托给他人,以致大权再度旁落!
大体而言,在这场激烈的党派斗争中,目前是“尊攘派公卿”占据了上风。
之所以会如此,有相当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他们有着强力的外援。
文久二年(1862),长州藩瞅准京都秩序出现真空的可贵良机,迅速出兵京都,控制了朝廷。
他们出钱又出人,鼎力支持“尊攘派公卿”。
随后不久,土佐藩也加入进赞助他们的行列之中。
就这样,傍着长州藩和土佐藩这两条大腿,“尊攘派公卿”的能量大增。
原本在两派之间摇摆不定的“中间派公卿”,也在两藩的钞能力的凌厉攻势下,倒向尊攘阵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