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士族庄园也有造纸的,多为麻纸,质量很一般。但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工匠们也在尝试各种原材料,藤纸就是成果之一,但还没普及。至于蜜香纸,那就是奢侈品了,永远不可能推广普及。
少府大举涉足造纸行业,还是邵勋下的命令,直接原因便是雕版印刷带来的知识普及需求一一简读太不方便了,还没法印刷,只能抄录,效率极低、成本极高,注定要被新事物取代。
邵勋又掌起两本新书,随意翻看了下。
第一本是《千字文》,他二三十年前拿出来教导武学生的,基本已是诸武学启蒙教材之一,士族私学也多有抄录使用的。
第二本是他亲自取的名字,就叫《洛生咏》。
看到这本书时,他说道:「此书由太常、鸿胪诸官寺合力编纂,乃国朝正韵,就排在《风土病》后,第二批刊印。」
「是。」
邵勋背着手走了两步,又道:「我闻建邺有‘洛生咏」,又有‘吴越调」,
两不相通,实在不成样。从今往后,大梁以《洛生咏》为正韵,通行天下。」
建邮说洛阳话的当然是南渡土人了。哪怕他不是洛阳人,甚至来自遥远的幽州,多多少少读过韵书,写过诗赋、文,对洛阳腔调是有了解的一一不通韵,
就写不好这些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